不知大家兒時是否遇到過一些名字有點雷同,但味道卻相差許多的小零食 。諸如“太白兔”奶糖(大白兔)、“奧禾奧” 餅干 (奧利奧)、“大平”梳打餅(太平)、“康帥傅”方便面(康師傅)等等數之不盡的品名相近卻不相同的 零食 。這些我們一般都統稱為“山寨”的產品大多都以品質差、食品安全性未知、味道“獨特”等問題著稱。就連風靡全國的某拼購電商平臺,也曾因深陷過多的山寨食品入駐,一時之間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口碑不斷下跌。現如今,手機上的各大平臺都推出了相關規定,城市中的相關部門嚴抓嚴打,各大商家的嚴令禁止,已逐漸讓這些使人深惡痛絕的山寨食品消失殆盡了。但這些如同“過街老鼠”的問題食品,卻相繼在管理相對寬松的農村市場興風作浪。
據不完全統計,山寨食品在各大城市中呈現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大部分轉銷于農村地區。因為相較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的地域面積較廣、人口偏少且分散,經營食品的商販通常在三輪車上裝載貨品實現流動販賣,或者是以家庭式風格為主的小賣鋪。這些商販的食品經營很難受到監管,從而滋生眾多山寨食品進駐這些流動商販的機會,再加上這些山寨食品入駐后,存儲條件差、存放時間長、經歷風吹日曬、蚊叮蟲咬,其食品安全存在極大的隱患。
山寨食品在農村地區肆虐的背后,缺乏食品安全意識的村民也是主要問題之一。淡薄意識的村民在帶領孩子購買零食的時候一般很少會注意到商品的相關信息,這就給那些不法的山寨商家提供便利,從而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率逐步上升且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
早在2017年,某市人大代表就已經提交過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的建議》相關方案,這在當時就已經受到了相關部門的密切關注,也相應得到了滿意的解決方案。但這方面的重拳出擊只在城市地區連連捷報,農村地區依舊形勢嚴峻。
一年過后,某市人大代表再次重點對農村地區的食品安全提出新建議。相關部門需要劃分界定農村地區食品流動商販的經營范圍,強制流動商販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同時推動政府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的管理責任,肩負對流動商販的食品安全監督責任與巡查等相關工作。
另一方面,我們熱切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把這些品質低劣的山寨食品從各大農村地方驅逐出去。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工作,嚴格把關各大商家的食品管理,全力開展對山寨食品不良商家的重大打擊!確保鄉村老百姓們“舌尖上的安全”。
Ag亞洲集團食品,致力于成為中國消費者首選的 餅干品牌,時刻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先后通過了國家食品質量安全準入條件(SC)標準、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體系及國際貿易出口認證。為廣大消費者的健康保駕護航。